~美丽学院路~
拆除了路边违建,圈起来种上花,看起来很好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,因为只管种,不管维护,花都死了,也就不美丽了。我们平时做事儿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呢,虎头蛇尾。做一件事,完整的做完,多么可贵。
~做事~
回顾自身经历,审视自身特点,发现一个规律(至少于我成立):自己是个随性的人,做事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:
首先在于事情的选择上,会选择那些自己喜欢的感兴趣去做,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往往会拖延;
其次在做事过程中,感兴趣的事会越做越感兴趣越做越起劲,外界强加的事情,或虎头蛇尾,或拖延症发作;
最后,从做事的结果看,自发的事总是有个让人让己有个满意的结果,这些结果也构筑了自身的成就感;强加的事情往往发展草草收场不尽人意己意。
~兴趣和成就感~
兴趣和成就感在做事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。
可以概括为:兴趣可以让人开始一件事情,而成就感让人将事情持续做下去。
这样会让人享受做事的过程,使得成就感日积月累,兴趣与日俱增。在这样心境下做事的人,内心是极其充实的;怀着这样的心境而做出的事情,大概率是成功的,圆满的。
~雕刻~
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迷上了雕刻。在姥姥家附近的路上有很多青色的石头,成型但质地松软,用铁钉即可进行雕刻。
雕刻是一件看似枯燥但很有成就感的事情;当找到一块特定形状的时候,我会首先看它像什么,然后去粗略的修整轮廓形成粗胚,然后逐渐聚焦到细节,来精雕细琢;另外随着雕刻过程中形状的改变,雕刻的思路也会发生变化,有时甚至会抛弃初衷而转向新的方案,比如原来想雕一只桃子但雕来刻去最后成为一个猴子。
每个雕刻都是自己主动而为,不受外界任何约束,每雕刻几下都会停下来揣摩,或继续细化或调整思路,整个过程我享受于其中,全神贯注废寝忘食。最后的作品自己很满意,也乐意拿出来给亲人们炫耀,得到他们的夸奖。
为什么能这样?我想这就是来源于兴趣和成就感。
~内在驱动和外在驱动~
做自己喜欢的事儿,就是内在驱动。工作很多时候是外在驱动的,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儿。一个很神奇的情况是,外部驱动会削弱内部驱动。比如,在青砖雕刻是自己觉得好玩,但是如果付钱让你雕刻,还必须每天雕刻,立马就失去了兴趣。如果孩子不听话,喜欢大中午堵着你家们唱歌,可以采取付费让他唱,每天付费让他唱,只需要每天少给一半钱,不出几天,熊孩子就不会在你家门口唱歌了。
内在驱动和外在驱动 by 雪明 @ 2019-09-13 13:55:17
切到该章
收藏
从此续写
~兴趣和工作~
读研期间曾与一位师弟讨论过有关兴趣与工作的话题。
略去聊天细节直接归纳到结论:兴趣最好独立于工作,否则,工作会让你失去原来的兴趣。
~lyman~
这位师弟名叫lrb(lyman),记得自建博客称作“苦水寒潭”,其上连载了其自传小说,讲了从小到大的技术经历。
从跟他的交流和博客阅读中了解到他从小酷爱技术 ,80年代的孩子,小学期间就接触了电脑💻并参加过计算机奥赛;大学期间用Delphi写过模拟进化程序;Nokia一统手机江湖时在sybian系统上写过游戏《是男人就下100层》;留洋东瀛是最早的Ruby开发者...可以说他是一位天才般的少年,计算机一直是他的兴趣热爱。
现生了一对双胞胎少爷,生活在杭州,供职于阿里,从事研发工作。
不知现在他对兴趣和工作有何看法😄 😄 😄
last by 田飞 @ 2019-09-13 14:39:32
章节模式
复制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