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因文化大革命被迫中途退学,我是家中的长女,所以父亲将所有的未完成的心愿都转寄在我身上,对我的管教十分严厉。小时候,除了课本,父亲不允许我看任何课外读物,他认为那样会影响学习。而我的考试成绩无论好坏,都很难得到父亲的夸奖。以至于,我都以为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。
长大后,终于明白父亲并不是不爱我,而是对我寄予了太高的希望。可是,我和父亲的关系,却始终不能像别的父女那样融洽。所以,有了女儿宝宝,我就发誓不像父亲教育我那样教育她,我一定要做她最好的朋友、做她最好的妈妈、也做她最好的老师!
前几天早上起床,发现枕边有一张小卡片,是宝宝做给我的一张奖状。上面写着:奖给我最亲爱的妈妈,谢谢您给了女儿自信。我很开心,也很诧异,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了她自信。
于是她告诉我,学估算的时候,她测验得了六十几分,老师说她不认真。回家后一直惴惴不安,怕我生气。可是给我看试卷的时候,说自己是因为没有听懂,搞不明白所以都做错了。我非但没有说她,还给她耐心的讲解了一遍。所以她觉得我非常爱她,给我做了奖状。
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,可是我心里暖暖的,舒坦极了。
我很爱宝宝,但从未溺爱她。在她学走路的时候,跌倒了,便不许任何人扶她起来,更不许任何人哄她、给她擦眼泪。通常都是站在一边调笑:“宝宝,别哭了,砸坏了地面都没叫你赔呢!”次数多了,宝宝知道跌倒是没有人会给她帮助的,也就不再哭闹,而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爬起来。
到了三四岁,宝宝对大人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很感兴趣,什么都想学。我就在每次洗衣服的时候,挑出她的小袜子,教她如何洗,叫她自己去洗。即使她弄得满屋狼藉,洗不干净,只要程序对了,都放任她去洗,然后背着她再洗一遍。但是每次袜子干了,都会夸奖她说:“宝宝,你洗的袜子真干净!”就这样,在她想帮大人扔垃圾的时候,就允许她扔垃圾;在她想洗碗的时候,就允许她洗碗。现在,做米饭她都可以独立完成了,俨然就是我的得力小帮手!
宝宝上了幼儿园,出现了第一次叛逆,不再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,但是她喜欢听故事。那个时期,她有什么不好的习惯,我便编成小故事给她听,然后问她故事里的孩子对不对,她自然说不对。我就会说:“是呀,我们宝宝就不会这么做!”多重复几遍故事,她的坏习惯就会消失。
大禹治水不是堵截,而是疏导。其实孩子的小叛逆也只有疏导才行得通。上小学后,宝宝有了第二个叛逆期,对我说的话明显表现出不耐烦。特别是早上起床,叫很多遍,都还赖在被窝里面皱着眉头说:“知道了!”很多个早晨我都因此而头疼不已,总是软磨硬泡才能送她出家门。后来我发现,我越说,她越会变本加厉的磨蹭,我才恍然大悟,这个小家伙是对我的唠叨厌烦了。于是第二天早上,我任凭她睡,一直没有喊她,在她快要迟到时候,不着痕迹的把闹钟放在床上大响。当她被闹钟吵醒,看清时间便开始埋怨我不叫她起床了。她飞快的穿衣服、洗漱、吃早餐,一分钟没有耽误,可还是迟到了。有了这次迟到的教训,宝宝再也不赖床了,改掉了磨蹭的习惯。最高兴的就是我了,因为我再也没喊过她起床。
宝宝很喜欢读书,我帮她办了图书馆的借书卡,每周和她一起去图书馆借书。最初我总是挑选我觉得她应该看的书给她,而且否定她挑选的书。她没说什么,也兴高采烈的带回家看完了。可是慢慢的,她在图书管里逗留的时间变得久了。我仔细观察才发现,原来她是拿了她自己喜欢的书,站在那里看。
我顿时觉得惭愧不已,我理所当然的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家长的位置,并没有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她沟通,也没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,这和我当初的想法大相径庭。从以后,她选的书我不再否定,只是会经常在不经意间提起我小时候看过的哪本书好看,哪本书内容精彩。她就会在下次去图书馆的时候刻意找来,看完后和我讨论情节、感受。
宝宝识字少的时候,都是我读给她听的多,学了查字典后,基本上都是叫她读给我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问我,我就会挠头说:“我也不确定了,我不确定她的读音,你去查来告诉我吧。”开始的时候,她会满心欢喜的去查字典然后告诉我字音、字义。慢慢的,她再也不问我生字了,有不认识的字,她就主动去查字典了。
天气越来越冷,昨晚忙完回房间发现宝宝在我的被窝里,我以为她是怕冷,就说:“去去去,回自己被窝睡去。”结果她满脸得意的说:“妈妈,弟子规说,香九龄,能温席。我也能了!我都给你捂热了,你快进被窝吧。”感动顿时溢满了眼眶,我们总是把自己当成大人,自以为是的去看孩子的做法,可是,我们多数时间可能都没看到事情的本质。
总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,我觉得对孩子来说,父母也是他们的园艺师。小树修剪的整齐固然好看,却失去了本色,不如顺其自然发展,然后适当修剪去多余的枝杈,叫它长出自己的特色。不要让我们的剪刀,减去了他们的天真和快乐。
在教育孩子上我做的并不完美,所以,就叫我和女儿一起慢慢的体会、慢慢的学习、慢慢的成长吧!